第7章 殖民外星

第五幕 甲午战争 第七章 殖民外星

拥有太阳系的华夏帝国,在基本处理完地球的事情之后,就该向外星扩张了。虽然现在的人口还太少,虽然整个国家还是基本全盘国营经济,国民自身的产业尚未发展起来,民众的知识技能也还没跟上,但也应该尽早准备,为将来的扩张多争取一些生存空间了。

这时候,系统也传来提示:“玩家刘云、梅青注意,要向外空间殖民,首先要招收兵员,建立一支殖民舰队。没有人的舰队就算占领了行星,别人也不会承认的,只会视为无人行星任意攻打。所以,请招募自己的军队。”

梅青也点头同意道:“是呀,你在地球上折腾了这么久,也是时候招一支队伍了,不然只有我们俩光杆司令,根本不算一支舰队嘛。”

刘云双手一摊,道:“没办法,我折腾的那些都是非常必要的。至于现在招一支队伍……招就招吧,虽然新兵缺乏训练,但也只能硬上了,这种情况下只能一边殖民一边训练了,希望他们能尽早形成战斗力。”

于是,刘云以皇帝的身份宣布了帝国征兵令,要招收1000万名士兵。此外,还要建立一支殖民舰队,叫做“开疆舰队”,这支舰队需要抽调200万名士兵,另外还要招募10万名科技人员,1000万名志愿者,如此组成一支殖民舰队,建立太阳系外第一个殖民地。当然,殖民者的家眷是可以自愿跟随的,也可以不去,但家人就要分隔两星,距离十分遥远,相当痛苦。征兵的对象是18岁以上的成年男女,也就是说女兵比例不再限制,因为这是殖民,人口要繁衍生息,性别比例失调可不行。

征兵令一出,全球人都沸腾了,这可是华夏帝国迈向星际的新开始,这可是星际殖民的开始,殖民就意味着超级广阔的空间,无限的发展可能,也意味着个人暴富的可能。于是,无数男女为了寻找新生活、新前途而加入了殖民舰队。因此,刘云所要的人很快就征满了。

于是,华夏帝国的殖民舰队出发了,这支殖民舰队,武力非常强大,但携带的人口却少得可怜,这可真是星际殖民的异数了。

南门二(半人马座阿尔法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但这是一个双星系统,其中的行星条件又不适合,而且对行星来说这又是一个“三体”系统,因此第一次殖民不要选择这种奇异的恒星系。

实际上,刘云找了另一颗叫做“茉莉云南”的行星,其恒星系距离地球16光年,是南门二的将近4倍。对于一般的一级文明来说,这颗恒星需要两次跳跃才能到达,但对刘云现在的虫洞引擎不足一提,只需十分钟就能到达。

之所以选择这颗“茉莉云南”行星,是因为这是一颗“T3”级别的行星,上面的气候非常适宜人类居住,而且植被繁盛,生物非常多样,资源也很丰富,是一颗条件非常好的行星。这颗行星上面有一种叫做“彩茉莉”的植物,每当盛开之时,漫山遍野都是美丽的五彩茉莉,就连行星轨道上都能用肉眼看到美丽的彩色。这颗行星,简直美丽到让人不忍心开发,生怕破坏了它的美。

当然,行星美虽美,殖民工作还是要进行的,最多以后注意一下人与自然地和谐就行,不要到处乱开发。当殖民舰队的登陆舰降落在茉莉云南星之上时,这颗行星就归华夏帝国所有了,这也是地球人的第一个恒星系外殖民地。

这里再解释一下T3的含义:宇宙中的行星大致分为四等,T3为最适宜人类生存,拥有适宜的大气,氧气含量合适,温度适中,拥有丰富的生态系统,生存环境最优越的行星。T2为大气和温度适合人类生活的行星,人类可以不需要工具辅助而在行星上自由行走和呼吸,但生态系统还不够丰富,生存环境比T3略差,但仍能较好地生活。T1为温度比较适宜,大气能够支撑人类生存,但一般人都需要呼吸辅助工具才能生活的行星,这种星球上的生态系统比较单调,一般以较简单的植物为主,气候可能不太好,尚不能支持大量的生物在此生活。在上面建立殖民地还需要一些简单的空气处理装置和温度调节装置。T0则是无法支持常规生命存活的一系列行星的等级,这些星球要么太热,要么太冷,没有大气或者大气过于浓密,气压过高,又或者大气有毒,有腐蚀性,总之不适合人类生存。如果要在T0星球上建立殖民地,则需要完全封闭的防护罩,居民的行动也很受限制,一般居民都不喜欢在这种星球上生活,只有士兵、技术人员因为职责缘故才逗留在T0行星殖民地上。

因此,华夏帝国的第一颗殖民星就是T3行星,这是相当幸运的。

于是,帝国的殖民者开始辛勤地工作,开发他们的殖民地。而与此同时,刘云也派舰队去占领了离太阳最近的两个恒星系——南门二和比邻星。南门二有四颗行星,只有一颗的温度适宜,但表面大气的成分只有极少的氧,而且只有地下有水,所以仍然算是T0星球,剩余三颗也都是T0星球。至于比邻星,本身是一颗很小很暗的恒星,行星则只有一颗冥王星大小的“小家伙”,又非常靠近恒星,温度很高,刘云觉得它没有殖民价值,所以放弃了。倒是南门二比较有价值。

因此,刘云再次把南门二一号行星建设为星际舰队的基地,如同上个时空“变形金刚”里一样,同时也开始扩充舰队,毕竟武力是不可或缺的。

由于刘云占据了一颗T0行星,这时候系统提示了:“玩家请注意,你在一颗T0行星上建立了殖民地,但由于星球环境恶劣,无法支持生命,所以你的殖民者只能在封闭空间内生活。为了改善环境,你必须进行‘整地’。整地的目的是改善行星的生存环境,最终达到最适宜生存的T3级别,整地等级越高,殖民地扩展的空间就越大,行星所能支撑的人口数量就越多。一般来说,整地的过程需要调节大气浓度、成分,调整行星温度,然后种上植被,放养动物,形成完整的生态系统,以稳定行星的整地分数。行星光有合适的大气和温度是不够的,只有生态系统的等级提升,行星的级别才能提升,这一点请玩家注意。另外,系统开始向玩家提供殖民工具售卖窗口,玩家可以花费资源或能量晶体选购所需的殖民工具,其中包含了整地工具。”

“系统要卖东西了?”刘云略为诧异了一下,随即嘴角浮现一丝笑容,因为他打开系统售卖窗口后,便看到许多熟悉的工具,这些工具的概念几乎都源于《孢子》。

“不可思议殖民包”,价格240亿资源。该工具重达10亿吨,目前这种吨位的货物只能由母舰储存,可以存放在母舰货舱,或者放在次元舱。使用时,只需把殖民包投放在行星的合适地点上(合适地点指附近有水有矿物),这巨大的殖民包就会展开,放出大量的地形平整机器、建筑机器、水资源和矿物采集设备、矿物冶炼设备,开始自动建立殖民地。大约经过一个月(时间由星球条件而定,地形越复杂,水资源和矿物资源越少,所需的时间也越长),殖民包就会扩展为一个直径50公里的殖民地城市,并且建好防护罩和最初级的能源、水电矿物设施。殖民包新建的城市里几乎是一片空白,后续的城市建造还需玩家自行完成。

大气产生装置,价格150亿资源,该工具的原理是分解行星内部的岩石,释放出大气,使得大气浓度增加。注意,大气产生装置需要消耗能源,系统出售的商品自带一部分能量晶体,只能产生一颗中等行星所需20的大气,如果大气浓度还不够,那么需要添加能量晶体继续产生。行星质量越大,所需的大气也越多。另外要注意,如果所殖民的行星太小,那么由于引力不足,释放的大气很可能会逃逸出去,如果要维持大气,就要每隔一段时间继续补充能量,继续产生大气以维持气压。

大气吸收装置,价格150亿,该工具的原理与大气产生装置正好相反,它能吸收大气,将气体与其他矿物结合起来,固化成岩石储存。例如,二氧化碳可以固化成碳酸钙,或者有机物,但两种方法都有局限性。固化成碳酸钙需要钙元素,钙含量不足时就无可奈何了,固化成有机物需要水,更需要大量的能源。当然,最好还是把二氧化碳分解成氧气,剩余的碳可以和氢、氧元素形成有机物,这就像光合作用一样。这种方法也需要大量的能源。又例如,氨气可以分解成氮气,剩余的氢可以与氧结合成水,这个过程还可以释放能量。有些星球上蕴含大量的甲烷,那么就可以转化成有机固体和水。至于一些行星的大气中含有一些有毒物质,如二氧化硫、硫酸、氯化氢、二氧化氮、硫化氢,则需要净化处理。

实际上,行星大气的处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要因地制宜,综合考虑。例如一颗行星上的大气是“还原性气氛”,上面含有大量的甲烷、氨气和氮气,但缺乏氧气,而且气压偏低,那么就应该一面从地下岩石中释放氧气,一面处理掉这些甲烷和氨气,固化成水和有机物,另外剩余一些二氧化碳和氮气。由于还原性气体与氧气的反应会释放能量,所以可以利用这部分能量弥补分解岩石的消耗,这样会比较节省。这样处理下去,最终把大气调节到合适的浓度和成分。处理大气不能一刀切,否则就算气压调节合适,最后也不适宜人类生存。

除此之外,利用植物、微生物来处理大气也是一个好办法,这样处理的大气更健康,更节省,更适合人生活,但缺点是耗费时间太长。

热光束装置,价格150亿。将该装置放在寒冷的行星的轨道上,环绕行星飞行,然后发出红外线,加热行星表面。原理很简单,但缺点也很明显,就是耗费巨额能量。系统建议把这种装置与大气产生装置结合,可以一边适当排放温室气体,一边加热行星,这样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当然,决定行星温度的根本原因仍然是恒星,如果恒星光芒太弱,而行星又离它太远,那再加热也是白费能量而已。

冷冻光束工具,价格150亿。该装置要安装在行星表面,向大气发出大散射角的冷冻光束,将大气降温之后,光束会把吸收的能量排放到宇宙空间中。热量不可能凭空消失,也不可能自发从温度高的地方流到温度低的地方而不产生任何其他效果,这是能量守恒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限制,所以冷冻光束的原理也只是让光子吸收分子热运动的能量,让分子冷却,而光子变得更热,最后流往别处,因此冷冻光束工具只能装在行星表面,而不能放在天空中。如果在天空中向地面释放冷冻光束,那么只能吸收大气热量,而把更多的热量传到行星表面,把大地加得更热,最后只能起到反效果。

以上四种整地工具都只能单一改变参数,而且基本上都要花费巨额能量,缺点很大。此时,系统还提供了另外四种综合整地工具,这四种工具的特点是充分利用自然地力量来影响行星。

火流星工具,价格200亿,该工具的原理是选择一些岩石型、金属型小行星,在上面安装简易推进工具,然后用母舰制造一些短距虫洞阵列,将这些小行星先引到恒星轨道附近。此时,小行星被加热成火流星,这时再将这些流星引向所需改造的行星,让它们撞击行星,提高行星温度,同时会使一部分大气逸散,达到减少大气的效果。实际运用中,最好让这些火流星一边环绕行星螺旋式靠近,最后才摩擦式撞击星球。这样可以使火流星不断与大气摩擦(实际上是碰撞)产生热量,同时也会让大气逸散的效果更强,达到效果最优化。

冰彗星工具,价格200亿,该工具的原理与火流星类似,只是换成了恒星系远处的冰彗星,引导它们直接撞向行星,这样可以降低温度,同时释放行星内部气体,增加大气和水的浓度。同样是撞击行星,为什么火流星可以降低大气浓度,而冰彗星反而会释放气体,增加大气浓度呢?原因是火流星是一圈圈地螺旋前进,充分与大气摩擦,一边让气体逃逸,同时也在燃烧自己,最后是掠入射擦向行星,只碰撞行星表层,不会释放内部气体。而冰彗星则是一头撞上去,穿透能力很强,就能把行星内部的气体释放出来,效果自然不一样。

火山工具,价格200亿,该工具可以在行星表面制造大量的火山,向外喷发熔岩和气体,可以同时提高温度,增加大气浓度。但也有缺点,那就是火山喷发的气体通常会有毒,一般还需要经过净化处理,调节气体成分,最后才能达到效果。

冷凝固化装置,价格200亿,该装置安装在行星表面,同时向行星深层打洞,一边冷凝液化大气,一边把热量和液化气体排放到行星深处储存,这样消耗的能源比较少,可以同时降低温度,降低大气浓度。

以上四种工具虽然价格贵一点,但可以同时调整两个参数,而且能量耗费较少,效果更好,所以,请玩家根据行星的具体情况酌情选用。另外要注意,光把温度和大气调整好,这整地过程远未结束,仍需要布置一套完善的生态系统以稳定整地分数。而且要注意,温度参数一般比大气参数重要,而决定温度的因素中,行星与恒星的距离最重要。只有那些距离适中的行星才最有可能,也最容易改造为T3星球。

读完这个介绍,刘云和梅青都深有体会,原来星际殖民并非是采矿造基地这么简单,要把行星变成一颗适合人类居住的行政星,还要走很长的道路要走。以前刘云他们建造的只是军事基地,把基地建造好,再封闭起来,只需让人能在基地里生活就行,这样人们要外出并不容易,这样的行星也仅仅是扩展了居住空间而已,并没有获得另一个家园。如果能把一颗荒芜星球变成另一个地球,那才是最大的成就。

看了系统出售的商品,刘云忽然想自己设计更好的整地工具,用来改造眼前这个南门二一号行星。梅青忽然提醒道:“先别忙,先把你的科研队伍叫过来,你可以一边研制一边教学,这样效果岂不是更好?”

“有道理,这样华夏帝国就会增加一批‘整地达人’,哈哈”

于是,刘云紧急从地球和“茉莉云南”星上调集一批科学家,前来学习整地技术。这样,华夏帝国的星际殖民之路才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展开全部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