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出征辽东

第七百一十一章出征辽东

火柴就不必说了,那是家家户户都用得到的必需品。而铅笔也将在士林得到广泛运用。至于千里镜,那本来就是被西洋商人垄断的奢侈品,但是其在航海、军事上有着广泛的运用,销售前景也相当良好。

而且火柴和千里镜在军事上的作用相当巨大,更能使汝宁军的实力获得提升。并且这三种商品,除了千里镜以外,火柴和铅笔的制造都很简单,也很容易偷学仿造,所以吴世恭才下令建立这个新工坊区,集中所有新开设的工坊,并在这个工坊区进行军事化的管理。

而且此次悬赏发明的效果相当良好,花的银子不多,建造工坊又基本上都是地方官绅所募集,就能够得到这些会产金蛋的产业,而且以后还能变现获取巨额收益。

除此之外,这些工坊也将与四海商行签定长期包销协议,使得汝宁军依然能够获得丰厚的销售收入。简直是又发掘了一座“金矿”,让吴世恭有种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感觉。引得吴世恭在这些天,一直在回忆现代的那些商品,想要增加那些悬赏发明的种类、数量。

“吴将军!愿主保佑你!”卡罗拉神父划着十字向吴世恭行礼道。

“神父您好!”吴世恭连忙回礼。

当一行人经过千里镜工坊的时候,卡罗拉神父带着一群天主教神职人员迎接了过来,这家工坊的技术正是卡罗拉神父这些天主教传教士拿出来的。

在那些传教士中,恰好有一位知道制作千里镜的原理的。于是他指导了几位工匠把千里镜制作了出来。虽然没有玻璃,但是可以用水晶替代,所以这千里镜还是不逊于那些西方千里镜的。再说,这时候的西方千里镜本来就是千金难求,所以玻璃和水晶的差价也就忽略不计了。

而通过了这件事,吴世恭心中也有了恶趣味,是否能把那些西方先进技术都申请专利,让中国成为技术大国。去赚那洋人的钱。

“吴将军!前些日子刚给约翰洗礼,真是一个健壮的孩子,将来也一定能成为勇敢的骑士。天主的荣耀在上,是否能信奉我主?”因为与吴世恭的关系很亲密,所以卡罗拉神父再次拉拢吴世恭信教。而约翰则是卡罗琳给吴世恭生的小儿子,她给这小儿子也起了一个西洋名。

“我汝宁军讲究的是信教自由,各位可在此地自由传教。遵循宗教局章程即可。”吴世恭笑着顾左右而言他。

卡罗拉神父这些传教士之所以献出千里镜的制作法,就是想要在吴世恭的地盘上自由传教,所以吴世恭的回答已经让他们很满意。至于吴世恭本人,卡罗拉神父也很有耐心,他无所谓再等多少年,甚至最后的等待没有结果也无妨。只要吴世恭本人保持着这种对天主教的友好态度就可以了。

当吴世恭离开千里镜工坊以后,一旁的邓启帆开玩笑道:“看那卡师傅如此锲而不舍,如果被智能瞧见了,他又要来缠长敬了。”

吴世恭立刻哈哈大笑了起来,他笑道:“那小和尚只知道深山念佛,这次回来后连医药司的差事都不做了。看传教的劲头,确实不如那些洋教士。不过我俩也不用为他瞎操心了。不过!尽远你是否信教?是不是信佛?”

“子不乱语鬼神!”邓启帆立刻板起脸严肃地回答道。接着俩人对视着大笑了起来。

像吴世恭和邓启帆这种身份的人。就算是自己信教,也不能够在外界显示出对某种宗教的倾向性,所以儒家的这句话已经成为了标准回答了。

崇祯十三年闰一月,杨嗣昌命陕西总督郑崇俭率陕军由汉中的西乡入川,从农民军背后追剿;命左良玉率湖广方面的主力驻扎在兴安(今安康)、平利一线,等着张献忠回窜入陕后迎头痛击。

可是左良玉却不同意杨嗣昌的部署,认为张献忠如果不北上陕西而是西进成都平原,局面将无法控制。

应该说。在当时这种落后的通讯条件之下,作为前敌统帅的左良玉比较熟悉敌情。再说,左良玉的指挥才能也并不差,他的意见也比较正确。

可是杨嗣昌不满意了,因为这是他首次指挥围剿农民军的大战役,可遇到了左良玉的否决,杨嗣昌就感到自己的威信受到了威胁。

于是杨嗣昌严令左良玉按照自己所制定的计划行动。可是左良玉根本不理睬杨嗣昌的命令。也许他跋扈惯了;也许他坚持着自己的正确意见。于是左良玉在向杨嗣昌申报了自己的意见之后。不待命令,就自行入川,同陕军协同进剿去了。

二月初七日,明军在四川太平(今万源)县玛瑙山同张献忠部遭遇。农民军据守山头。明军分三路进攻。这一次明军养精蓄锐多时,以逸攻劳,大获全胜,击杀农民军三千多人,张献忠的军师潘独鳌和妻妾数人被俘,张献忠亲自用的“天赐飞刀”大刀也被缴获。一些跟随张献忠的小股农民军投降。

紧接着这次胜利,明军又在寒溪寺、木瓜溪等地连打了几个胜仗。张献忠屡受重创,处境十分危急,只得进入深山,迂回避敌。

玛瑙山之捷是几年来明军对付农民军的战争中少有的胜利,能取得这样的胜利未尝不是因为杨嗣昌集中兵力蓄锐而发的战略部署正确。

但这次胜利却成了明军内部失和,自我磨擦碰撞的新起点。玛瑙山战役之后,左良玉极为得意,以为此次大功是因为不听杨嗣昌的调度自行其是才取得的,从此不再把督师放在眼里。而杨嗣昌想趁着张献忠处境困难,乘胜穷追,彻底歼灭张献忠部,多次命左良玉进山搜剿。左良玉这时却带兵回到湖广的竹溪休整起来。杨嗣昌多次传檄严令,左良玉一概不听。

但这诡异的一幕,并不是左良玉不知道斩尽杀绝的道理。因为张献忠曾派人到左良玉营中劝说:“献忠在,故公见重于朝廷。公听任所部烧杀劫掠,阁部(杨嗣昌)猜忌专横,无献忠则公之灭亡亦不久矣!”左良玉为了自重而给张献忠留下了一条生路。

杨嗣昌并不是很有气量的人,对左良玉的桀骜不驯是相当愤怒,一度奏报朝廷要解除他的平贼将军职务,改由陕西总兵贺人龙担任。而崇祯皇帝仍然完全听从杨嗣昌的安排,很快就下了命令。但左良玉的实力和威望毕竟不是贺人龙所能比的,杨嗣昌犹豫了一番,又请朝廷收回了成命,仍用左良玉。

这样一来,左良玉的怨气更大,而贺人龙因为平贼将军得而复失,也对督师十分不满。此后,杨嗣昌不但调不动左良玉,连陕军都不服从命令了。

而张献忠就趁着明军统帅部里一团混乱,无人围追堵截,悄悄率军返回到湖广的兴山、房县一带,不久又同罗汝才部汇合了。

围剿农民军到了现在,虽然明军获得玛瑙山大捷,可导致了明军的将帅失和,农民军两大主力再次汇合,使得局面是一片复杂。而在此时,辽东关外也传来了“隆隆”战鼓声。

崇祯十三年三月,皇太极命郑亲王济尔哈朗、多罗贝勒多铎等人领兵修筑义州城(辽宁义县),“驻扎屯田,令明山海关外宁锦地方不得耕种”。也就是说,清军按照了大凌河战役的故计,以壕沟战围困锦州,长期屯田围困,准备用断粮的方法攻下锦州。

而锦州守将祖大寿向明廷报称:“锦城米仅供月余,而豆则未及一月,倘狡虏声警再殷,宁锦气脉中断,则松、杏、锦三城势已岌岌,朝不逾夕矣。”于是明廷严令洪承畴早日赴锦州救援。

而这时候的洪承畴身边已经调来了王朴、杨国柱、唐通、白广恩、曹变蛟、马科、王廷臣、吴三桂等八大总兵,拥有了步骑十三万,可他依然嫌实力不足,再次向朝廷要求调吴世恭的汝宁军。

而朝廷接奏报以后,向杨嗣昌征询意见,是否能够调动汝宁军。

这时候的杨嗣昌觉得已经接连战胜了张献忠等农民军,形势是一片大好。再说,汝宁军也一直在磨洋工,不怎么肯出力,这支军队有也似无。因此,杨嗣昌就答应了洪承畴的要求。

四月二十一,传旨的钦差来到汝宁军,宣读了让吴世恭带兵七千赴辽东作战的圣旨。为了防止汝宁军的抗诏不遵,他们连汝宁军的监军叶忠都叫了过来。

此外,钦差还很有人性化,更为吴世恭带来了京城家中的私信,这含义也是不言而喻的。

而汝宁军也立刻商议了眼前的局势,最后吴世恭一锤定音,准备率军出征。除了受制于家人为质以外,吴世恭还觉得,要在外界产生汝宁军主力外出的假象,吸引着农民军的靠近,使得汝宁军能够施行驱虎吞狼之计。

但谁也没想到,就是此次出征,却完全改动了原来的历史,使得天下的局面一下子变得模糊不清。

,!

展开全部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