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将卫立煌
山西洪洞县是我国北方各省人民注目的的地方。相传明朝初年,由于战乱和灾荒的原因,山东、河北、河南、陕西诸省份人口锐减。为发展生产,明太祖朱元璋自山西向各处迁民,这些移民集中和出发的地方,就在洪洞县大槐树下。到现在为止,四省的乡民说起洪洞县大槐树下,便引以为敬,自以为是家乡所在。人常说,千年松柏万年槐,几百年过去,这里的山依然绿,这里的水依然清,这棵大槐树如山水常存,多少外地的子孙,不远万里到这里凭吊这棵家乡标志的大槐树。
1937年11月,18集团军(即八路军)总司令部由寿阳迁移到这里,驻扎在洪洞县城以东20里的马牧村。马牧村在这一带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村庄,村南是一片小山岭,岭上岭下郁郁葱葱,长着一片片四季常青的小柏树,也不知是人工植的,还是天然生成,反正一片连着一片。树虽不大,却很茂密,是这里的一处风景。村北不远处便是一条深沟,沟底有一条小溪没日没夜地流着。村东村西都是不太平展的土地,这些贫瘠的土地,却养活着300多户民风淳厚的村民。
八路军到了这里以后,村民们才过上了扬眉吐气的日子。1938年元月31日是农历正月初一,这是抗日战争爆发之后的第一个春节。上午8时许,吃过饺子的村民和八路军总部人员便忙活起来,村里的锣鼓社火,八路军的西北战地服务团,敲着、唱着、蹦着、跳着向村头涌去。这一天是一个不平凡的节日,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前敌总指挥、第14集团军总司令卫立煌要到这里来,给八路军拜年。
这一天,日暖风和,天际间飘着几片白云,田野里的残雪已经开始融化,留下一片一片的白色。村头的人们翘首向西边望去,远远的地方腾起一团烟尘,那烟尘向村子滚来,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走近了人们才看清那是三辆小轿车。轿车缓缓驶近,锣鼓声、口号声响彻云天。
八路军的领导朱德、彭德怀、左权迎着小车走去,从车上下来国民党部队的三个将军:卫立煌和第14军军长李默庵、第9军军长郭寄峤。欢迎的队伍拥簇着客人向村边的打谷场走去,打谷场上早已搭好一座舞台,舞台装扮一新,最引人注目的是朱老总亲笔写的那幅对联。
岸边迎将军汾河奏起凯旋歌
山下摆战场吕梁自有百万兵
横批是:“合作抗日。”
朱总司令陪同三位国民党将军走上主席台,台下口号声响起来:“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拥护国共两党长期亲密合作!”“抗日战争胜利万岁!”
客人入座以后,朱老总走向前台致欢迎词:
同志们:
我们今天在这里集合直属部队,是为了欢迎艰苦卓绝、在忻口战役中建立伟大功劳的民族英雄、抗日领袖卫副长官和李军长、郭军长。这几位长官在抗战中是最坚决的,他们领导着中央军、晋绥军和八路军在忻口消灭日军三四万人,打了好多胜仗,为中国人争了气、争了光。我们希望中央军、晋绥军、八路军紧密团结,把抗日战争进行到底,早日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去!
下面请卫副长官作指示。
掌声中卫立煌走向前台,静了一会儿说:
同志们:
我很久就想来看望朱总司令和诸位,一直没来成,今日是新春佳节,在这里我代表第14集团军向我们的友军――八路军拜年!八路军是真心抗日的,是复兴民族的最精锐的部队。八路军的作战方略、作战经验都是很好的,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中华民族现在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中央军、晋绥军、八路军和所有中国的部队,都要把抗日作为第一目标,只有
把敌人赶出中国去,才能建设好我们的国家。刚才朱总司令提到忻口战争,我觉得非常惭愧,惭愧的是没有把这股鬼子消灭完。倒是八路军在战争中取得了不小的胜利,像在阳明堡烧毁敌人大批飞机,截断平型关、雁门关的交通线,给我们极大的帮助,这就是我要感谢诸位的地方。
同志们,不能因为我们消灭了几万敌人就满足,太原的日军就要南下,时下的局势很严峻,希望我们团结起来,共同抗日,多杀敌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
卫立煌的讲话受到八路军指战员的热烈欢迎,会场上掌声、口号声接连不断。
讲话结束之后,卫立煌对朱老总说:“玉阶兄,散会之后我们再谈谈如何?”
朱德知道卫立煌以为就要散会了,就说:“不忙,不忙,等看了戏再谈好吗?”
听说有戏,卫立煌来了兴趣,他忙问:“哪里的班子?”
朱德笑着说:“戏不好,请多提意见,是我们的战地服务团演出的。”
卫立煌在心里说,八路军就是能人多,会打仗,会组织群众,还会演戏。他对朱老总笑笑说:“好吧,见识见识。”
第一个节目是活报剧《八百壮士》,反映的是1937年上海抗战中国民党部队英勇作战、抗击日寇的事。这种表现现实生活的戏卫立煌没有看过,国民党部队中也有养戏班子的,多演一些京剧古戏。而共产党的战地服务团能够取材现实生活,用戏剧鼓舞士气,这一点是卫立煌没有想到的。
第二个节目是《忻口之战》,这是卫立煌亲自指挥的战役,因而他特别有兴致。当观众看到敌酋坂垣征四郎战败时狼狈逃跑的样子,惹得台下哄堂大笑。卫立煌看了十分赞赏,不住口地说着:“好,演得好!”
第三个节目是《全民总动员》,舞台上有老人,有妇女,有军人.还有工、农、商、学、兵,他们穿着各式各样的衣服,跳着秧歌舞,一片热烈的气氛。
如果说以前卫立煌对朱老总说的政治工作的含意还不十分明白的话,现在他彻底清楚了。在休息室他问朱老总:“你们的战地服务团都是老演员吧,都是从哪儿来的?”
朱老总说:“他们都是些年轻人,原先都是北平、上海、天津等地的大学生,到延安的抗大学习了几个月,懂得了抗日的道理,革命意志就更坚决,工作肯干,吃苦耐劳,我们吃一样的大锅饭,每月每人只有一块钱的津贴,没有一个人叫苦。”
卫立煌拍着手说:“好极了。我看八路军拖不垮、打不散的原因就在这里。回去以后我们也组织个战地服务团,向八路军学习,就从这里开始,你说好吗?”
朱老总称赞地说:“要得,要得!”
中饭之后,卫立煌接见了战地服务团的演员,他看到这些年轻人生龙活虎的样子,心里打个问号:为什么这么多的好青年都跑到共产党这里来了,我们那里怎么没见到?
话别时卫立煌握着朱德的手说:“做军队的政治工作,还请你介绍一些人到我们那里去,拜托了。”
朱老总认真地说:“这可要讲究自愿,捆绑不能做夫妻嘛!不过我想问题不大,我们会尽量做工作的。”
三辆轿车走远了,朱老总望着远方的烟尘感慨地说:“上路了,终于上路了。”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