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陈老师点点头,“嗯,那倒也说得过去。我看他的装修,他应该是那种挺传统的儒商:知书识礼。那重礼数也不奇怪。”

她说完也过去休息了,坐半天车确实有些累。

原本觉得左老板还不错,但女儿看来和他没啥特殊关系她也就放下了。

秦歌想了想,左思全可能真是个传统男人。

中国古代的男人,那就是家里三妻四妾、场面上呼朋唤友的嘛。

她妈下的这个结论没错。

不过,她妈好像对左思全还挺有好感的啊。

傅宸那种人,高冷、傲慢,说话又爱开嘲讽,估计入不了她老人家的眼。

秦歌在电脑上看了一会儿上午的情况。包括每个小时的进单量、每单的平均金额、人力成本等等。

进单量比她想得好些,倒是平均金额十分的亮眼。

大概和今天过节有关,又或者是因为穷家富路,大家比平时要舍得花钱一些。

而且今天点单基本都不是一个人享用。

以往的订单因为以外卖盒饭为主,平均金额只在15元左右。这还是被附加的饮品、凉品拉上去的。

今天也是做的外卖单比较多,但平均金额到了25元左右。

外卖超过25元,是可以加收一块钱的外送费的。

如今这个行业在蓉城一片空白,规矩都是她在定。她定的就是每25元可以加一块外送费。

商家目前也认可,单大了东西多赚得也多。而且是要逼小单麻烦些。

主要他们不干也没办法,八达网这三天直接关门了。太不靠谱了!

这样跟往常工作日差不多的单数,但总金额倒是挺看得。

另外,今天第一次的点单的人群占到了四分之一,这应该就是营销的功效了。

里头还有三成是蓉城本地人。

这会儿上午两点半了,十二个店一共做了1400单。

总金额有400单是小卖部和奶茶摊的,以奶茶摊的生意为主。这部分入账一万。

算平均值一单25元的话,食材成本9元。约摸半小时一单,人力就是7元。

其它的成本大

概还有2元,运费之类的。

那一单利润有7元。

因为点奶茶、冰粉这些的,通常都是要搭着小点心、零食一起买的。所以一单才能有25元的面额。

那些西式小点心都是面包房当天送来的货。单媛添加的新品种,搭配饮品还挺受欢迎的。

进价也是售价的35%左右。

因为必须要新鲜的嘛,就得每天早上现送。她们如今订单多了,而且是每天都要。

对方就开了一辆面包车沿着主干线给十二家店送货。

那利润大概有2800。

这一波倒是赚钱的,四薪都有得赚。看来还是得卖自己的货才最赚钱啊!

所以她才要开秦氏小馆嘛。

先开一家,生意好就让大姑和四叔带徒弟,开十二家都可以。

如果以后买她店里东西的人翻个几番,倒是相当有钱途。

嗯,撑住!一定要撑到电脑普及,下单外送深入人心那天。

然后还有1200单就是外送单了。

200单的鲜花,一单入账5元,但人力成本是7元。

5元也是朱晓丹去谈的,人力成本真的高。所以节假日让花店店主分摊一点。一单加两元!

再多就不肯了,再多人家就说自己去送了。

那如今做口碑嘛,就亏三天。还是只有答应了。

所以这里亏了400。

最亏的就是送餐了。

餐馆的老板都不愿意涨外送价。因为他们的价格今天没得涨。

而他们的员工这三天也要长工资的。

不像花映寒这样的老板,都是自己看店。顶多花映寒有两个店,请了个小妹也长了时薪。

如今打工人的权益还是得到了比较好的保障的。

都知道《劳动法》规定的一月至少休息四天,最低时薪是多少,法定节假日要开四薪......

25元以上的单,两元一单。

但今天送外卖往往半小时没法往返,起码要45分钟。不像自家的产品或者鲜花之类的,拿上就走。

去了还得等一等的。人家餐馆堂食的生意今天也好爆了。

人力成本往往要到10元一单。这里一单要贴8元。

一共贴了6400元!

所以到目前为止她亏了4000,一天大概亏8000吧。

前三天亏两万四,后面四天能挣回来吧?

其实秦歌也考虑过这三天送餐要不就不做了?

还要花那么多钱营销呢。

但是为了稳定性和一贯性,她还是咬咬牙做了。

如今至少在商家那里,她的外送业务是比价靠谱和专业的。总之不会时断时续。

而在顾客那里,也知道了四方公司一年360日甚至以后可能是365日都是要营业的。

秦歌没事打电话跟店里的骑手唠了几句,骑手告诉她,“老板,今天送到家里的好多客人都问我们怎么还要上班。我就跟他们说今天四薪,谁舍得不上班啊?老板,你干嘛亏着钱都要做这三天啊?”

一众骑手都是大学生,算账还是会算的。

“如今是为了做口碑,扩大知名度。也是因为我们的业务对人手的依赖太大,所以人力成本才飙升得这么厉害。还好一年的法定假日只有11天啊。”

嗯,其实这样也是一种无形的广告了。相信经过这次,蓉城很多居民都会对她的外送业务印象深刻。

那这一波就没有亏。

骑手在那边嘿嘿的笑。

然后又有人把话筒拿过去,“老板,我们去景区或者客流量高的市中区地区送单,挤惨了。只能顶在头在送过去啊,回头率超高。车子也只能远远的停在指定的、收费的地方。那些在饭店门口排队的人可羡慕点了单的人啊。然后他们问过也都下单,所以今天订单量还可以。”

停车这个问题,朱晓丹的助理去跟客流量大的地区守自行车的太婆谈了个‘五一’优惠价。

具体秦歌也不太清楚。不过朱晓丹能干,让她很省心。

不然,她一边是要焦虑不得不融资的事,一边还得做企划,心态很容易崩的。

而其他管理组这回也都很给力,很少具体食物需要她操心。

她道:“就是图的这个回头率和知名度啊。看到你们的不光是外地人,还是本地人居多的。不然我干嘛送单越多赔得越多都舍得做

啊?”

“老板你放心,后面四天我们也会好好干的。你够意思,我们也得够意思才行!”

“嗯,我也希望后面四天的订单也能这么多,甚至更多。”

秦歌打到六个店都问了问情况,今天没出什么状况。晚上她再打另外六个店。

另外,三个区经理都很自觉的只给自己算了半个管理组工时就下班了。

结果张灏、朱娜下班之后还没走脱。因为店里旺场单太多了,近的就连他们都分别步行去送了两三单。

谭勇那里在2.5环,倒是没发生这样的事。

总体来说,比她预估的大笔赔钱赚吆喝要好些。

睡一下,睡醒了再说。

秦歌没睡着,毕竟心头有事。所以她只是尽量的闭目养神。

差不多四点的时候,陈老师醒了。

她过来问秦歌,“你喊晚上吃饭,怎么安排啊?”

秦歌道:“熬稀饭,然后去超市买凉菜。超市里凉拌的素菜、荤菜、熟食都买点。”

就不点外卖了,人工费太贵了。

她叫堂姑、堂叔过来吃晚饭,主要是因为他们还人生地不熟的。倒不是为了吃多好。

中午吃的大菜、硬菜,晚上可以简单点。

“行,那我现在熬上,一会儿让你外婆在家看着。我们去超市买菜。”

外婆在屋里道:“我要去逛超市,我最喜欢逛超市了。”

她也醒了,只是没有马上起来而已。

“行,那你跟小歌去超市买东西,我在家熬稀饭。”反正车里有空调,超市也有空调,不会热到老太太。

听说要去逛超市,外婆便起来了。在主卧窸窸窣窣的换衣服。

陈老师压低声音,“上次回去,一直把你给拍的照片显摆给村里老太太们看。尤其是在超市照的那几张。那些老太太可眼馋了。”

她们镇上还没有那样几层楼的大型商超呢,就一些很小的。

秦歌道:“外婆精力还挺好的啊。”

她本来以为老太太坐了那么久的车会比较没精神。但睡了一个半小时,听声音已经恢复了。

陈老师道:“她年轻的时候家里负责喂生产队的

牛,每天都得去割牛草。捆起来的牛草比背篼还高一米呢,老远的地方全靠两条腿走回来。那会儿又不像现在遍地都是草没人要。远远近近的都被人割完了,有时候要走一个多小时的才能找到。往返就是两个多小时了。”

秦歌道:“老太太这辈子不容易啊。”

不过也是因此身体锤炼得很好。很多农村老太太身体都挺好的。

正说着外婆出来了,还换了一身短袖配长裤的素花麻纱套装和凉皮鞋。

秦歌印象中外婆穿着打扮很讲究的。而且大舅做生意挣了钱,她手头也比较松动。

什么衣服款式流行她就穿什么,同龄人里绝对是一朵花。

看这样子她是把逛超市当初年轻时上街赶集一样的大事了。

秦歌索性给大姑也打了个电话。让她们在家里等着,载她们一起去。

那是附近最大的超市,带她们去熟悉一下,也可以顺便置办些生活用品。

大姑在电话里道:“好的,我也正说打给你呢,看晚上做饭我们能帮上什么。”她也是刚睡了起来。

秦歌便和外婆一起去坐电梯。

陈老师追出来道:“不要买可乐、不要买糖。”

外婆撇了下嘴,秦歌笑着点头。

走到电梯外,外婆伸手去摁开关和楼层。她还挺喜欢摁这个。

不过过年上来那次,一开始她是不适应电梯的,说那个小房子里待着有些头晕。

但多坐了几次就好了。

秦歌开着大众车载着外婆从小巷子开过去。说是小巷子,但错车没问题的。

外婆她老人家还是一如既往的稳坐副驾驶位。

秦歌道:“外婆,你年轻时候是不是很喜欢买买买啊?”

“那会儿哪有钱啊,一年到头挣工分,肚子都吃不饱。而且那会儿都是土布,不是蓝色就是黑色、灰色。放眼望去所有人都是土得掉渣。还是你们年轻人幸福!”

秦歌道:“好多八零后都觉得自己很不幸呢。”

外婆‘呵’了一声,“你们饿过肚子么,经历过抗战、内战么?主要是你们一生下来就泡在糖水里,此前一点风浪都没经历过。这才会遇上点事儿就跟天塌下来了似的。”!

展开全部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