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前期,从帝后、妃嫔、王公贵族到各级文武官员,均属于社会特权等级群体的成员,他们除在政治、经济、军事上享有各种特权外,在生活习尚方面,则按照封建等级的各种“礼规”、“礼制”、“礼尚”,从事各种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生活的活动。
一、服饰与礼仪风尚
清前期,从帝后到官员的各色各式服饰,无论就其形制而论,抑或是条文规章而言,均较以前任何一个朝代繁复。从总体上看,清政府制定的帝后、官员服饰之制,既保留了汉族传统服制中的某些特点,又不失其满族本民族的习俗礼仪,如以中国传统的十二章纹作为衮服、朝服的纹饰,以绣有禽兽的“补子”作为文武官员职别的标志,以金凤、金翟等纹样作为后妃、命妇冠帽服装上的装饰,而废弃了历代以衮冕衣裳为祭祀之服及以通天冠、绛纱袍为朝服的传统制度。这既是清代满汉服饰文化融汇的结果,在一定意义上说,更是清代“多元一体化”服饰文明的生动体现。
(一)帝后的服饰与规制
清代前期,皇帝服饰的样式、规仪,既因其所在的场合、所司职责的不同而异;更因其一年四季的变化而发生更易。具体而论,皇帝的服饰,有冠(朝冠、吉服冠、常服冠、行冠、雨冠)、服(衮服、朝服)、袍(龙袍、常服袍、行袍)、罩(端罩)、褂(常服褂、行褂)、裳(行裳、雨裳)、衣(雨衣)等,且配以朝珠、朝带、吉服带、行带等不同饰物。各类的冠又有冬夏不同的制式。[1]
1.皇帝冠制 朝冠,又分为冬朝冠(暖帽)与夏朝冠(凉帽)两种。冬朝冠十一月初至次年的正月十五日(上元)期间戴用,用黑狐皮毛制作。檐上仰(反折向上),上缀朱帏,长出檐,顶三层每层有四条金龙,每条龙口含东珠一颗。顶上衔大珍珠一颗,顶的左右有小梁柱各一根,檐下两旁垂带交于颈项之下。夏朝冠,用玉草或藤丝、竹丝为质,表(外表)以罗,缘石青片金二层,里用红片金或红纱。檐敞(不折向上),上缀朱帏,内加圈,带属于圈。前缀金佛,饰以东珠十五颗,后缀舍林,饰以东珠七颗,冠顶与冬朝冠相同。
吉服冠,也分冬夏二种。冬吉服冠,分别用海龙、薰貂、紫貂皮制作。檐上仰,上缀以朱帏,长及于檐,顶满花金座,上衔大珍珠一颗,梁一亘于顶上,檐下两旁垂带交于颈项之下。夏吉服冠,用玉草或藤丝、竹丝为质,表以罗,红纱绸里,石青片金缘,檐敞,上缀朱帏,内加圈,带属于圈,冠顶与冬吉服冠相同。
常服冠,可分为冬夏两种。冬常服冠,红绒结顶,不加梁,余制与冬吉服冠相同。夏常服冠,红绒结顶,不加梁,余制与夏吉服冠相同。
行冠,亦分为冬夏二种。冬行冠,用黑狐制作,或用黑羊皮、青绒、青呢制作,余制则同于冬常服冠。夏行冠,织用玉草或藤丝、竹丝等物,红纱里,边饰亦为红色,上缀以朱氂(同牦),顶及梁缘用黄色,前缀珍珠一颗。
雨冠,也分为冬夏两种。冬雨冠,高顶,前檐深,明黄色,有毡、羽缎,皆月白缎里,有油绸而不加里,皆用蓝布带。夏雨冠,顶平,前檐敞,余制与冬雨冠同。
明黄彩绣皇帝龙袍
2.皇帝服制 衮服,此为祭圜丘、祈谷、祈雨时的专用服式。服为石青色,上绣五爪正面金团龙四团,两肩及前后各一团。左肩绣日,右肩绣月,前后篆文寿字并相间以五色云纹。
朝服,分为冬夏两种。均为上衣连下裳之制式。冬朝服又分二式,俱用明黄色,但祭祀圜丘、祈谷用蓝色,朝日用红色。一式冬朝服为自十一月初至次年正月十五日(上元)间使用。披领及裳,表面用紫貂皮,袖端用薰貂皮,两肩及前后绣正龙各一,襞积(打裥)处行龙六,衣前后绣以日、月、星、辰、山、龙、华、虫、黼黻、宗彝、藻火、粉米十二章花纹,间以五色云纹;二式冬朝服为披领及袖,用石青色片金加海龙边饰,两肩前后绣正龙各一,腰惟行龙五,衽(衣襟)正龙一,襞积处前后团龙各九,裳正龙二,行龙四,披领行龙二,袖端正龙各一,前后衣裳绣以十二章花纹(其中日、月、星、辰、山、龙、华、虫、黼黻在衣;宗彝、藻火、粉米在裳),相间以五色云纹,下幅绣八宝平水(八宝为象征吉祥的纹饰,一为和合,二为鼓板,三龙门,四玉鱼,五仙鹤,六灵芝,七罄,八松)。夏朝服也用明黄色,但常雩祭祀时用蓝,夕月时用月白色,余制与冬朝服二式相同。
3.皇帝袍制 龙袍,明黄色,领、袖俱为石青色,片金缘。绣文金龙九条。列十二章纹,并间以彩云。领前后各绣正龙各一条,左、右及交襟处绣行龙各一条,袖端绣正龙各一条。下幅为八宝立水图案,襟为左右开,质料为棉、袷、纱、裘不等,各惟其时而已。
常服袍,为皇帝平常所穿的一种袍子,颜色及花纹随场合而变化,裾为四开。
行袍,其制式与常服袍相同。
4.皇帝端罩制式 端罩,自十一月初至次年正月十五日穿用,用黑狐皮、紫貂皮制作,明黄缎作衬里,左、右各垂二带,带式为下阔而尖,颜色则正反面均一样。
5.皇帝褂制 常服褂,亦称外褂。石青色,花纹则随场合而变化,用双龙团花花纹。裾为左右开。
行褂,较常服褂短,长与坐时齐,袖长及肘,石青色。
6.皇帝裳制 行裳,颜色则随场合而定,式样为左右各一片,前平,后中宽,上下窄紧,上用一横幅(用石青布制作)以系带之。质料或毡或袷,随季节而变更。冬用鹿皮或黑狐皮为里。
雨裳之制有二式,所用颜色皆为明黄色。一式为左右幅相交,上紧而下渐宽,上前加浅帷为襞积。两旁缀以纽约(襻),青色。腰为横幅,用石青布,横幅两端渐细为带,以作束系之用。另一式前为完幅,不加浅帷,其余与前式相同。
7.皇帝衣制 雨衣之制共有六式,皆用明黄色。一式如常服褂,而长与袍相称。自衽以下加宽,上袭重衣。领下为襞积,无袖。斜帷相比,上窄紧,下渐宽。两重俱加掩襟,领及纽约皆青色。二式用毡及羽缎制作,月白缎作里。不袭重衣,余制同前式。领及纽约如衣色,用油绸制作,不加里。三式如常服褂而加领,长与袍称。用毡羽缎制作,月白缎作里,领及纽约与衣色相同。四式如常服袍而袖端平,前施掩裆,油绸作面料而不加里。领用青羽缎,纽约为青色。外加袍袖,袍袖颜色与衣同。五式如常服褂,长与坐时齐,用毡、羽缎制作,月白缎作里。领及纽约与衣色同。六式如常服袍而加领,长与坐齐,用油绸制作,不加里。袖端平,前加掩裆,领用青羽缎制作,纽约(襻)则为青色。
除上述冠服外,皇帝尚有朝珠(用东珠108颗制作)、朝带(其制有二,皆用明黄色)、吉服带(用明黄色)、行带(色为明黄,左右佩系用红香牛皮制作)等饰物。
8.皇后等的冠服之制 清前期,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的冠服之制相同。其冠服与饰物,有朝冠、吉服冠、金约、耳饰、朝褂、朝袍、龙褂、龙袍、领约、朝服朝珠、采帨、朝裙等。
皇后金冠
朝冠,分为冬夏二种。冬朝冠,用薰貂皮制作。上缀朱帏,顶三层,贯东珠各一,皆承以金凤。饰东珠各三,珍珠各十七,上衔大东珠一,朱帏上周缀金凤七。饰东珠各九,猫眼石各一,珍珠各二十一,后金翟一,饰猫眼石一,小珍珠十六。翟尾垂珠,五行二就,共珍珠三〇二。每行大珍珠一,中间金衔青金石结一,饰东珠、珍珠各六,末缀珊瑚。冠后护领,垂明黄条二,末缀宝石,青缎为带。夏朝冠,则用青绒制作,余制与冬朝冠相同。
吉服冠,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的吉服冠,用薰貂皮制作。上缀朱帏,顶用东球。皇贵妃、贵妃的吉服冠与此相同。
金约,是戴在冠下约发用的饰物。金约上镂刻有金云十三,饰东珠各一,并间以青金石,红片金里。后系金衔绿松石结,贯珠下垂,凡珍珠三二二颗,五行三就,每行大珍珠一颗。中间金衔青金石结二,每具饰东珠、珍珠各八颗,末缀有珊瑚。
耳饰,是耳环类的饰物。左右各三,每具金龙衔有一等东珠各二颗。
此外,尚有朝褂(其制有三式,皆石青色)、朝袍(其制有三式,皆明黄色)、龙褂(其制有二式,皆石青色)、龙袍(其制有三式,皆明黄色,领袖则皆石青色)、领约(镂金制作,饰东珠十一颗,间以珊瑚)、朝服朝珠(三盘,东珠一,珊瑚二)、采帨(绿色,绣文为五谷丰登)、朝裙(冬用片金加海龙缘,夏以纱制作)等。
(二)官员的服饰与规制
清前期,官员系指异姓封爵的公、侯、伯、子、男、文武一品至九品官员、未入流的品官以及进士、举人、会试中式贡士、贡生、监生、外郎耆老、从耕农官,一等、二等、三等侍卫、蓝翎侍卫、侍臣等人而言。这些人的冠服,其具体制式,按官阶的高低、品位,均有严格的规定。
皇后袍
1.官员的冠饰 朝冠,文一品、武一品、镇国将军、郡主额驸及子爵朝冠相同。冬朝冠,用薰貂皮、青貂皮制作。顶镂花金座,中饰东珠一,上衔红宝石。夏朝冠,顶如冬朝冠。
官员品级高低的最大差别与标志,主要表现在朝冠的顶子之上:文武一品,顶红宝石;文武二品,顶珊瑚;文三品,顶珊瑚;武三品,顶蓝宝石;文武四品,顶青金石;文武五品,顶水晶;文武六品,顶砗磲;文武七品,顶素金;文武八品,阴文镂花金顶;文武九品,阳文镂花金顶;未入流者,同文九品。进士、状元,顶金三枝九叶。举人、贡生、监生顶金雀。生员,顶银雀。从耕农官,顶同八品。一等侍卫,顶如文三品。二等侍卫,顶如文四品。三等侍卫,顶如文五品。蓝翎侍卫,顶如文六品。
吉服冠顶子:文武一品,顶珊瑚;文武二品,顶镂花珊瑚;文武三品,顶蓝宝石;文武四品,顶青金石;文武五品,顶水晶;文武六品,顶砗磲;文武七品,顶素金;文武八品、九品,顶同朝冠;未入流者,顶同文九品。进士、状元、举人,顶素金。贡生,顶同文八品。监生和生员,顶素银。一等侍卫,顶如文三品。二等侍卫,顶如文四品。三等侍卫,顶如文五品。蓝翎侍卫,顶如文六品。
冠顶均按官品品级戴用,不得僭越。所谓几品顶戴(或顶带)主要看官员帽子上是什么顶子。官员如被朝廷降职、革职,这就是摘去或革掉他原有应戴的顶子。
2.官员的服饰 清代前期,官员服饰最具代表性、穿用场所和时间最多的是“补服”(或称“补褂”,前后各缀有一块补子)。能表示官职差别的补子,即是两块绣有文禽与猛兽的纹饰。据《大清会典图》载,品官补子所绣纹饰为:
文一品,绣鹤;武一品,绣麒麟。
文二品,绣孔雀;武二品,绣狮。
文三品,绣孔雀;武三品,绣豹。
文四品,绣雁;武四品,绣虎。
文五品,绣白鹇;武五品,绣熊。
文六品,绣鹭鸶;武六品,绣彪。
文八品,绣鹌鹑;武八品,同武七品。
文九品,绣练雀;武九品,绣海马。
此外,凡都御使、副都御使、给事中、监察御使、按察使、各道的补服都绣獬豸;从耕农官,绣彩云捧日,神乐署文舞生袍用方襕,绣金葵花;和声署乐生则绣黄鹂。
除补服外,清代官员的服饰还有朝服、朝袍、蟒袍、端罩、行褂、行袍、行裳等。
3.官员的服饰饰物 清代前期,官员的服饰饰物与附件,则有冠上的花翎,朝服上的披领,领衣褂上的朝珠,腰间束的带及靴等。其中最具特色的是花翎。
清代官帽上的孔雀花翎
花翎,又名孔雀翎,它是冠上向下垂拖着的一根孔雀尾的翎羽。由于羽尾有像眼睛样的鲜艳花纹,故又有单眼、双眼、三眼花翎之别。其中以三眼花翎最贵,而无眼的则称蓝翎。凡戴花翎之人,首先是有爵位的规定,其次是接近皇帝的近侍者和王府护卫人员,再次是禁卫于京师内外的武职营官,复次是有军功者,最后是皇帝特赐者。
(三)帝后、官员服饰礼仪与禁忌
清代前期,帝后、官员的服饰礼仪,内容丰富,且指向性很强。它既是清代服饰文化的重要内涵与组成部分,更是这种物质文明在更高层次的升华、并与中国古代传统礼教相结合的生动体现。正因为如此,它具有时令性、规范性(品级性)和禁忌性等特点。
首先,是时令性。清代前期,每年从宫中帝后到百官的服饰的服用,要按季节四时进行更换。如帝后春季换夹朝衣,秋季换用缘皮朝衣,九月十五日或廿五日穿用冬朝冠服,十一月朔至次年正月十五日(上元)时冠用黑狐,服用海龙缘并表面加紫貂,袖端薰貂且穿端罩,三月十五日或廿五日则御夏朝冠服。这是以帝后冠服为例。至于百官的冠服的因时、因季的更换,清政府均有明文的规定。
其次,是规范性(品级性)。清代前期,从帝后到百官在不同的场合,其服饰衣着,也有严格的规范(品级)性规定,均须要加以遵循,如:凡遇登圜丘等祭祀大典,皇帝须穿龙袍衮服,王公以下陪祭及执事官穿用朝服,随从人等穿吉服;三大节(元旦、冬至、万寿节)期间,王公百官朝贺穿用朝袍;凡外官到任、拜牌、开印、封印、丁祭、入坛,均衣着朝服;凡下属属员谒见上台,不许穿朝服,其迎送上司时只许穿补服;凡遇万寿、上元、年节时,百官穿蟒袍,小官可不必穿,只穿补褂即可;凡遇官军出师、告捷之典,以及经略大将军所过地方的守土官将军、督抚,文官司、道以下人员,皆穿蟒袍、补服迎送;凡每月朔日及初五、初十、十五、二十、廿五等日,百官俱穿补服,应服端罩者则用端罩代补服;凡每逢斋戒忌日,百官皆穿青外褂(即常服);凡逢帝、后、太后死去,百日内不准剃发,军民摘冠缨,停音乐、停嫁娶,文武官绅耆老等素服摘缨;凡宫中太监不许戴花翎,只能戴蓝翎,也不许用红顶,只许戴蓝顶等。
最后,是禁忌性。清政府规定:凡五爪、三爪蟒苏缎圆补子,黄色、紫色、秋香色、玄色、米色及狐皮衣饰,即使是公、侯、伯、一品、二品、三品、四品等官员,除皇帝特赐者外,也一律不得穿用;凡五爪龙缎、立龙缎、团补服,四爪暗蟒之四团补、八团补缎纱,官民均不准穿用;凡蟒袍不是皇帝特赐者不能用金黄色,黄马褂也只有皇帝特赐才能穿服;凡公、侯文武各官,应用帽顶束带,且生儒衣服亦应照品级次第,不许僭越;凡因军功而皇帝赏翎者准经常戴用,升调后亦如此,但若职任之官戴翎者,离任则须除去所戴之翎,否则以违制论处。
凡此种种,表现出在服饰制式、冠戴、用色、用料、服用等方面严格的禁忌。这既是封建等级性在清代帝后、官员服饰文明中的体现;更是封建法制对高层次服饰文化生活强大制约的印记。
二、日常生活与饮食习尚
清前期的宫廷饮食,系指皇帝与皇室平日与年节、外出巡幸巡猎避暑、与少数民族王公围猎时的饮膳、宴饮而言。而官居文臣之首的衍圣公府(即孔府)的饮食(平日、年节与接待东巡帝王的饮宴、祭孔祭食等),及风味菜肴(孔府菜)则是贵族饮食的典型。
(一)宫中筵宴与帝后年节饮膳
清代前期,按照规制,在宫中每逢除夕、元旦、上元、中秋、冬至和帝后寿辰等年节,要举行各种筵宴。这些筵宴名目繁多、仪礼繁缛,又有明显的政治目的,是直接服务于清代封建统治的手段之一。例如,为团结蒙古王公贵族,每年岁除之日,必于保和殿宴赏外藩蒙古王公。届时,内外文武大臣和御前侍卫,与宴的王公贵族和官员等均按品为序,朝服入席,此为“除夕宴”。为了鼓励和表彰儒臣翰林等官员,每当钦命编修实录、圣训之期,必在礼部赏宴总裁以下各官,到时群臣朝服与宴,行礼如仪,此为“修书宴”。如遇大军凯旋,必赏宴钦命大将军以及从征将士,皆按次为序,行酒进馔,此为“凯旋宴”。为了笼络知识分子,于顺天分试揭晓次日,必宴主考以下各官,主考以下各官朝服、贡士吉服入席,此为“乡试宴”,亦名“鹿鸣宴”。为了宣扬皇帝的“恩荣”和“威仪”,尚有殿试传胪次日宴于礼部的“恩荣宴”;皇帝经筵礼成,宴于文华殿的“经筵宴”;临雍礼成,宴于礼部的“临雍宴”。此外,宗室筵宴、上元节宴,以及皇帝“万寿”、皇后“千秋”、皇子大婚、公主下嫁等,都要举行筵宴。各种宫廷筵宴(皇帝同后妃共同进膳的节日家宴除外),均作为嘉礼,写进《大清会典》,编入《大清通礼》,遂成定制,相沿遵行。此外,还有规模盛大的“千叟宴”等。
根据文献的记载,大宴所用宴桌、式样,桌面摆设,点心、果盒、群膳、冷膳、热膳等数量,所用餐具形状名称,均有严格规制和区别。皇帝用金龙大宴桌,皇帝座位两边,分摆头桌、二桌、三桌等,左尊右卑,皇后、妃嫔或王子、贝勒等,均按地位和身份依次入座。皇帝入座、出座,进汤膳,进酒膳,均有音乐伴奏;仪式十分隆重,庄严肃穆;礼节相当繁琐,处处体现出君尊臣卑的君臣之道。
(二)帝王巡幸中的膳食与筵席
康熙帝在位61年,曾先后三次东巡,六次南巡,创有清一代帝王巡幸之政制。尔后乾隆帝又仿遵其先祖之制,于在位期间,亦六次南巡,并多次东巡。清代宫中档案《江南节次照常膳底档》(乾隆三十年正月十六日起至四月二十日止),便详尽记录了乾隆帝于乾隆三十年(1765年)第四次南巡江南期间所经路线、行宫和饮膳、筵席的情况。现摘引部分,略窥其貌。
“二月十五日卯初一刻”,请驾伺候:冰糖炖燕窝一品。卯正一刻,游水路船上进早膳,用折叠膳桌摆:炒鸡家常杂脍热锅一品、燕窝鸭丝一品、羊肉片一品、清蒸鸭子糊猪肉攒盘一品、匙子饽饽红糕一品、竹节卷小馒首一品。上传:春笋炒肉一品。苏州织造普福进:糯米鸭子一品、万年青炖肉一品、燕窝鸡丝一品、青笋糟鸡一品、鸭子熏馅煎粘团一品(系普福家厨役做)。银葵花盒小菜一品、银碟小菜四品。随送:粳米膳一品、菠菜鸡丝豆腐汤二品(系普福家厨役做)。额食二桌,一桌十二品;饽饽六品、内管领炉食四品、盘肉二品。另一桌四品:盘肉二品、羊肉二方。上进毕,赏用。总管马国用奉旨:赏织造普福家厨役张成、宋元、张东官,每人一两重银锞两个。
“二月十五日未正”,崇家湾大营码头进晚膳,用折叠膳桌摆:肥鸡徽州豆腐一品、燕笋糟肉一品(此二品系张成、宋元做)。肥鸡攒丝汤一品。后送:熏摊鸡蛋一品、蒸肥鸡油串野鸡攒盘一品、果子糕一品(系张东官做)。猪肉馅侉包子一品、象眼棋饼小馒首一品。总督尹继善进:肉丝镶鸭子一品、燕笋熏白菜一品、腌菜花炒面斤(筋)一品、火腿一品(二品为五寸盘)。小菜二品:银葵花盒小菜一品、银碟小菜二品。随送:粳米膳一品、鸡肉攒丝汤一品。额食五桌——奶子四品、饽饽十二品,十六品一桌;饽饽四品、二号黄碗菜四品、内管领炉食六品,十四品一桌;盘肉八品一桌;羊肉四方二桌。上进毕,赏:皇后徽州豆腐一品、庆妃镶鸭子一品、命贵妃果子糕一品、容嫔攒盘片一品。晚间伺候:酸辣羊肚一品,腌菜炒燕笋一品、燕窝炒鸡丝一品(此二品系宋元做)。总督尹继善进:糖醋萝卜干一品、火腿一品。上进毕。赏:皇后羊肚一品、庆妃炒鸭丝一品、令贵妃炒燕笋一品、容嫔萝卜干一品。
乾隆帝南巡期间,仍循宫中用膳之制,早膳约在清晨六时用饭;晚膳约在午后两点用膳,晚上只吃一顿点心,不作为正餐。上述膳单还可窥知当年乾隆帝南巡饮膳的盛况。
(三)避暑山庄的皇室饮宴活动
承德避暑山庄,亦称热河行宫或承德离宫。它是清代皇帝避暑和从事各种政治活动的地方,也是著名的园林胜地。
清代前期在避暑山庄行宫中,举行的皇室饮宴活动是十分频繁的。据记载,清帝在北巡途中或在行宫中用膳,较宫中简单。平日每餐仅六七个菜,最多十个左右,另备小菜四五碟。通常先由御膳房总管拟好膳单,奏请皇帝圈阅,然后照单预备。皇帝用膳毕,所余大部分赏给妃嫔和驻地蒙古王公等。
皇帝进早膳大多在寝宫烟波致爽殿或勤政殿;晚膳大多选在风光秀丽、可坐览湖光山色的地方,如梨花伴月、水芳岩秀、烟雨楼、文津阁等处。凡寿宴、节令宴及大规模宴会,则多在澄湖畔的万树园举行。宴会上还要表演摔跤(即布库)、赛马、驯马,演奏蒙古族乐典——什榜和大型舞蹈等。
(四)孔府的饮宴生活风尚
清代的孔府,又称“衍圣公府”,它是官居文臣之首的历代衍圣公在山东曲阜城内的宅第。由于孔府要迎迓祭孔与东巡的皇帝圣驾,还要交结地方各级官员,故在饮宴风仪方面十分考究;且形成一套风味独具的孔府菜以及府肉。
孔府的厨房分内外厨房和小厨房。其中,内厨房给内宅的衍圣公家人做饭;小厨房则只给衍圣公和夫人做饭。长期以来,它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传统菜谱和烹饪方法。这些菜统统称为“孔府菜”,它不仅品类繁多(菜肴170余种,孔府宴席在10种以上),且自成体系。孔府每年要好几次向皇帝和皇室进贡孔府菜。
作为典型封建贵族之家的孔府,每年进行的饮食文化活动主要有:贡纳皇帝、皇室及交结地方官员;年节寿日;祭孔与祭祀(每年祭孔50余次)等;以及平日的饮食活动等。其中,据《孔府档案》记载,孔府每年要定期向皇帝、皇室进贡,遇有喜庆寿日,更要由衍圣公亲率家人进京朝贺。以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孔府《进贡册》材料为例,该年二月初十、五月初六,先后进贡两次。贡品中就有山东的土特产品和食品,如饼类特产耿饼(特产大柿饼)、山药、荸荠、挂面、香稻米、猪羊鹅鸭、林蓣、小菜、野菜、点心等。由此,既可看出孔府与皇室之间的密切关系,更反映出二者之间“食道”的交流。
三、建筑与居住风尚
清代,定都北京后,清统治者在承袭明代皇宫的基础上,加以重建与改建,而成为清代的皇家宫殿。其建筑群落,较之明代而言,更加金碧辉煌、巍峨壮丽。与此同时,各官府与王公贵胄之家的高门府第建筑,亦十分壮观,陈设雅致;在建筑风格上,则各有其特色。这些宫廷、官府建筑群体,既是帝王、贵胄们进行政治活动之所,更是生活起居之地,故与其居住风尚直接相关联。而建筑之气派与内部陈设之堂皇雅致,则充分显示其政治上的尊崇地位,更可藉此炫耀其权势与殊荣。
(一)皇家宫殿建筑与居止礼仪
清代,皇家宫殿区,名为“紫禁城”。它是清代历朝帝后生活、居住、办公的处所,也是皇帝日常接见臣僚、外国使节,接受朝贺、批览奏章、臣工应对、处理各种军政要务的地方。此宫殿建筑群体,承袭明朝皇宫而加以重建与改建而成。自明永乐五年(1407年)起,明成祖朱棣集中全国匠师,征调了二三十万民工和军工,经过十四年的时间,建成了这组规模宏大的宫殿建筑组群。清朝定都北京以后,沿袭此宫殿群落作为皇宫,只是部分加以重建和改建,但总体布局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动。
清代宫廷全部建筑分为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外面用宫城围绕。宫城的正门——午门不仅是宫门,还是一座献俘和颁布诏令的殿宇。外朝则以太和、中和、保和三殿为主,前面有太和门,两侧又有文华、武英两组宫殿。内廷则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主,是帝后居住的地方。这组宫殿的两侧有居住用的东西六宫和宁寿宫、慈宁宫等;最后还有一座御花园。宫城内还有禁军的值房和一些辅助服务性建筑以及太监、宫女居住的矮小房屋。午门至天安门之间,在御路两侧建有朝房。朝房外,东为太庙,西为社稷坛。宫城北部的景山,西部的西苑,则是附属于宫殿的另一组建筑群体。
紫禁城的主要建筑,从总体上加以考察,不难发现,它基本上是附会《礼记》、《考工记》及封建的传统礼制来布置的。例如,社稷坛位于宫城前面的西侧(右),太庙位于东侧(左),则是附会“左祖右社”的制度;而太和、中和、保和三殿更是附会“三朝”的制度;大清门到太和门间五座门是附会“五门”的制度;至于前三殿和后三宫的关系,则体现了“前朝后寝”的制度。整个宫殿建筑群体,体现出封建社会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力,因此,它的总体规划和建筑形制用以体现封建礼法和宗法制度,象征帝王权威的“天人感应”、“天人合一”。如为了显示整齐严肃的气氛和气概,全部主要建筑严格对称地布置在中轴线上,在整个宫城中以前三殿为重心,其中又以举行朝会大典的太和殿为其主要建筑。总体布局上,前三殿又占据了宫城中最主要的空间,而太和殿前的庭院,平面方形,面积2.5公顷,是宫城中最大的广场,有力地衬托出太和殿是整个宫城的重心。至于内廷及其他部分,显然是从属于外朝,因此布局比较紧凑。为了强调和突出前朝的尊严,在太和殿前面布置了一系列的庭院和建筑。其中由大清门至天安门为一段,天安门至午门以后,在弯曲的金水河的后面矗立着外朝正门太和门,太和殿就在其后。这一系列的精心构筑与设计的巍峨建筑,充分体现出一种“威”、“隆”、“盛”、“势”的神秘与庄严的皇家气派。致使每一个身临其景(境)的臣民,在叹服之余,不得不甘心“俯首”听命。
在具体建筑手法、风格技巧上,清代皇宫又是封建等级制度的集中体现;是封建宗法观念的生动典型。由于前三殿是宫城的主体,所以这组宫殿的四角建有崇楼,同时太和殿是当时最高等级的建筑,采用重檐庑殿的屋顶、三层白玉石台基、十一间面阔等;甚至屋顶的走兽和斗拱数目也最多;御路和栏杆上的雕刻,彩画与藻井图案使用龙、凤等题材;色彩中用了大量的金色;月台上的日晷、嘉量、铜龟、铜鹤等也只有在这里才可以陈设。除太和殿以外,其他建筑的屋顶制度与开间等都依次递减,装饰题材也有所不同。至于红色的墙、柱和装修,黄色琉璃瓦,则是建筑皇宫时所专用的“明黄”色彩,象征帝王的尊严与华贵。
1.皇宫的外朝建筑与陈设 清代皇宫的“外朝”部分建筑,从皇城外围墙起,直至太和殿、保和殿、中和殿、文华殿、武英殿,这一建筑群体,气魄宏伟,陈设富丽堂皇而高雅。其主要功能是皇帝处理国家政务、接见朝臣与使节、接受朝贺的地方,亦是有清一代高度封建专制政治的具体体现的场所,更是显示封建帝王“天下一人”、“南面独尊”非凡气势的物化象征。
皇城正中南向为午门,顺治四年(1647年)建,即紫禁城南门。东西两观对耸,上覆崇楼五,即俗所谓的五凤楼。中楼深广各九楹,东西四楼深广各五楹,阁道十三楹,南北相接,崇宏壮丽。国家有所征讨,凯旋献俘,皇帝御午门楼行受俘之礼。
太和门内正中南面为太和殿,系皇朝正殿。康熙八年(1669年)重建,三十四年(1695年)再建。深广各十一楹。中设宝座,每岁元旦、冬至、万寿三大节及国家有大庆典,则御殿受贺。
太和殿后为中和殿,深广各五楹,殿内中设宝座,凡遇三大节,皇帝先于此陛座,内阁、内大臣、礼部、都察院、翰林院、詹事府堂官及侍卫、执事人员行礼毕,然后出御太和殿。恭遇加上皇太后徽号,则于殿内阅视奏书。遇方泽大祀及祀太庙、社稷之前一日,亲祭历代帝王庙,先师孔子、朝日、夕月,皇帝俱于殿内视祝版。每岁耕耩,并于殿内阅视农器。
中和殿后为保和殿,殿九楹。中设宝座,每岁除夕,皇帝御殿筵宴外藩,每科朝考新进士,翰林院引入殿内,左右列试。
文华殿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建。殿门五楹,前殿七楹。每岁春秋仲月,皇上御经筵,讲臣于殿内进讲。皇上宣示御论,诸臣跪听毕,以次列坐,赐茶于殿内。
武英殿规制如文华。门前御河环绕,石桥三。殿前后二重,皆聍书籍。凡钦定命刊诸书,俱于殿左右直房校刻、装潢。
乾清宫内景
2.皇宫的内廷建筑与遣用 清代皇宫的“内廷”建筑,则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主,是历代帝后居住寝息生活的处所。在这组宫殿的两侧则有居住用的东西六宫和宁寿宫、慈宁宫等;最后还有一座御花园,遍植珍贵花木并置有亭榭等精美建筑物。内廷建筑,不仅构建精巧、气魄宏伟,而且各宫的陈设华贵讲究,皇帝御笔题写的匾额、门联亦特色各异。这些恰是历代帝王身居帝位政治生活心态,以及帝王生活心境的吐露和某种写照。
清代皇宫宫苑建筑群体,除上述“外朝”与“内廷”建筑群体外,还有景山、西苑等,这些宫苑在建筑风格上,与宫殿建筑群体有所区别,多为傍水而建,环海而筑,自成一体。然而,它们却与“外朝”及“内廷”建筑群落,相互呼应,相互对照,从而浑然一体,且气势恢宏。
(二)官府宅第建筑与居住风尚
清代前期的官府宅第建筑,最具典型意义的,当为山东曲阜“孔府”以及京师(北京)的满汉王公贵族的王府宅第等。这些宅门府第,其华美壮观,并不亚于皇宫,仅在规模、气势上,建筑物高度上,逊于后者而已。其内部陈设的堂皇雅致,以及生活习尚的养尊处优,则是其特权阶级地位的真实反映。
1.“衍圣公”府府邸与豪华陈设 清代,山东曲阜“衍圣公”府及其他建筑群落,是一个将居住、祭祀、享堂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建筑群体。具体而言,它包括孔庙、孔府、孔林三部分。其中,孔府宅第建筑,是专供孔氏贵族地主居住生活的。
山东曲阜城内的“衍圣公”府,亦称“孔府”,始建于宋宝元年间(1038—1040年)曲阜旧城内。明洪武七年(1377年),“移县城卫庙,改建衍圣公府于庙东”,即是后来的孔府。清代时又加以扩建、增建若干建筑物,使之更具规模。清代的孔府宅第,拥有各式厅、堂、楼、阁463间,九进院落,占地240多亩。前四进院落,大门至二门,大堂,二堂,三堂,为孔府“六厅”官衙,是管理、惩罚、刑治地方民众及孔府佃户的场所。后五进院落,内宅门至前上房,前堂楼,后堂楼,以及后花园是住宅。除主建筑群体外,东西两旁则有御书楼、慕思堂、红萼轩、忠恕堂、安怀堂、东西南花厅、学房、佛堂楼、一贯堂等。
孔府后花园虽始建于明代,但经清代几次修建才告完成。嘉庆年间,衍圣公孔庆镕把附近找到的铁矿石说成“天降神石”,助他建园,并将花园命为“铁山园”。园内修有假山,养鱼池,牡丹池,芍药池,还按一年四季红花盛开,树木常青要求,搜集各地奇花异草宝树广植园内,同时修建三个花厅以供玩赏。为修假山,还逼佃民民伕自苏州采运奇异太湖石一千多立方。
在孔府庞大的建筑群内,陈设豪华。以接待各级官员、属僚的“忠恕堂”为例,西、明、东三间摆有310多件珍贵木漆家具,以及古玩金银玉器等。清代孔府接待官吏的“红萼轩”东、西两间的陈设古玩物品,亦颇为讲究。
2.京师卫府宅第与居住雅尚 清代,京师的满汉王公贵族及显赫官宦之家的王府宅第,则属“一入侯门深似海”的深宅大院型。在居住雅尚方面,亦多有特色,其建筑群落多呈封闭正方形或品字形,且有多重院落,层层相套。
恭王邸 “恭忠亲王邸在京师银锭桥,旧为和珅第,从李公桥引水环之,故其邸中山池亦引溪水。珅败,既以赐庆僖亲王,其后恭王分府,乃复得之。邸北有鉴园,则恭所自筑也。”[2]
两公主第 嘉庆皇帝四女庄静公主下嫁土默特贝子玛尼巴达拉,赐第在京师德胜门内东蒋家房,与成哲亲王第均赐用玉泉山水引入邸中,“城中诸邸皆无此也,其后人贝子棍布札布尚居之。高宗(乾隆帝)四女和嘉公主额驸福隆安故第在后门内马神庙。”[3]
从上述记载可见,清代高门显宦之家的宅第建筑之宏阔与精致,居住习尚上的典雅、豪华。
四、行止仪尚
清代前期,行旅主要使用舟车轿舆、篺筏及马牛驴骡等畜力交通工具。为了体现封建社会中尊卑贵贱的等级性,清代帝后、官员与贵族乘坐的辇舆,装饰华贵,有特殊标志,与民间一般人所乘所用的肩舆车轿,有天地云泥之别。
(一)帝后车舆与出巡规制
清前期,帝后凡升殿、出巡、祀天祭地时,均乘专门车轿,通称“龙车”“凤舆”,并有盛大的仪卫。
清初定制,凡皇帝祀天地,并乘凉步辇,升殿之日,辇陈于太和门东。乾隆时又定,皇帝亲诣行礼,均乘礼舆。出宫,至太和门,乘辇。凡祀毕还宫,均备礼舆,且永为定制。朝廷又于乾隆时始造玉辇,改凉步辇为金辇。大祀南郊乘玉辇;北郊、太庙、社稷坛乘金辇;其余朝日、夕月、耕耩以下等祭祀活动,均乘礼舆。遇朝会,则辇舆并设太和门外。驾出入,御乘步辇。若外出行幸,则乘轻步辇。
金辇,则为圆盖方轸,饰以泥金衔金圆版四。冠为金圆顶,黄缎垂幨,冬垂黄毡门帏,夏以朱帘,黑缎缘,四面各三。用28人抬辇。
礼舆,是皇帝专乘辇舆的一种,它为枘质,上为穹盖二层,上八角,饰以金行龙,下四角,饰亦相同。舆冠为金圆顶,镂刻有金云,并衔以杂宝。垂幨为明黄缎,上绣金色云龙。四柱饰蟠龙。舆内为金龙宝座,帏用明黄云缎纱毡,各惟其时而易换。抬舆者16人。此为皇帝法驾时使用。
步舆,则为木质、涂金,不用舆幔。中为盘龙座,冬施紫貂皮坐具,夏用明黄装缎。抬舆者16人。此舆作为銮驾之用。
轻步舆,为木质所制,漆为朱色,不用舆幔。象牙为之座。踏几漆为金色。余俱如步舆。为皇帝骑驾时之用。
清代,除皇帝专门仪卫及辇舆外,皇太后、皇后,也有专门的仪卫、轿舆等。皇太后、皇后的仪驾规制相同,均为凤轿一(抬轿者16人)、凤舆一、仪轿二、仪舆二。
(二)王公与官员的舟车行止礼仪
清代前期,清政府对王公贵族、品官的轿舆、舟车的形制、饰物、引马数量与饰物等均有严格规定。在行止上,还规定运河道上,以及船过河闸时,先尽官船,次及商民货船。
乾隆以前,京师官员,大多乘肩舆,即坐轿子上朝。乾隆以后,始易轿为车。但早在雍正时,京城已有驴车。道光初,京官有的坐轿,有的则坐车。官员乘坐的轿子,有四轿、八轿、显轿之别。
显轿可露坐,又称明舆。乘坐显轿的官员,多为各省乡试入闱时之主考、监临、监试、提调;郡邑迎春时之知府、同知、通判、知县、教官、县丞、典史等。乘舆官员“必朝衣朝冠,端拱而坐”。
八轿,又称为八抬大轿,因有舆伕八名而得名。此轿轿伕前后左右各二,轿周围以绿呢。据有关史籍记述,清前期京官无人坐八轿,外官中的督抚、学政,可于大典时乘坐;将军、提督亦只是偶有乘之者。此外,凡命妇因其夫、其子被朝廷封典者,则可乘坐此轿。
四轿,有舆伕四,轿的前后伕役各二。这种轿舆,规格较前者为差。乘坐者多为京官中用舆之人及外省官员中藩台、臬台以下官员,亦有命妇受封典时乘用。轿四围用蓝呢装饰,以为标志。
至于一般官员,凡外出长途旅行者,则另乘“眠轿”,将应用各物置于轿中,且可“偃卧以憩”。这种肩舆,较普通轿舆深且广敞。
清代官员凡行水路,则弃轿乘船。官船分为座船与差船两种。凡官署所蓄之船,为本官所乘者,呼为座船。不载客,不运货,并用黄布为旗,悬挂船桅之上,上书本官的官衔。其官员和船役的接待由沿途官府负责。差船,亦属官署所有,但它专备本官的差遣所用,也不载客,不运货,但船旗上要标明为官署的差船,以示区别。
五、婚丧仪礼规范
清前期,从帝后到王公贵族的婚丧仪礼,清统治者均用法律形式,将它们严格纳入“礼”的范围,必须严格遵守和奉行,使之制度化、合法化,而有可承性。其礼制缜密周到,又繁文缛节;同时,还时时处处体现出它不可逾越的等级性。
(一)帝后、王公的婚姻制度与礼仪
清代,皇帝结婚称为“大婚”。皇帝大婚的典仪既庄重、华贵,又须遵守十分严格而繁琐的规制。皇后选定以后,先要行“纳彩礼”、“大征礼”,迎娶时行“册立礼”、“奉迎礼”、“合卺礼”,婚后行“朝见礼”、“庆贺礼”和“赐宴礼”等。大婚之前,内阁(后改为翰林院)要先撰写册立皇后册文和宝文;礼部要制作金册、金宝,还要备办彩礼及大婚时用的龙亭、凤舆(喜轿)、节案、册案和宝案等;钦天监要选择黄道吉日行礼。具体如下:
其一,“纳彩礼”,就是向皇后家赠送彩礼时所举行的仪式。彩礼多为马匹、甲胄、布帛等物。是日,皇后之父吩命子弟洁扫邸第,于皇后府邸正厅面南设一节案,左右各再设一案。皇帝所派正副使节持“节”到来时,皇后之父朝服跪迎于门外。为了庆贺纳彩礼成,当时在皇后家还要举行纳彩宴。
其二,大征礼,即向皇后家送一次大婚的礼物,并告知即将奉迎皇后入宫的良辰吉日。
其三,册立礼和奉迎礼。此礼是清代皇帝大婚典礼中最隆重的。届时,要求京内各条街道打扫干净整洁,家家张灯结彩,以示万民同庆。宫内所经御路都是红毡铺地,门神画和对联都要焕然一新。宫门、殿门红灯高悬,且在宫内搭彩棚。行册立礼的当天寅刻吉时,礼部堂官恭导皇帝具礼服出宫,先到太和殿阅视宝、册,然后升殿就座,午门鸣钟鼓、作乐鸣鞭。序班领正副使行礼,跪听宣制;大学士援节后,皇帝还宫。正副使臣持“节”,前张黄盖、列御仗,出太和门去皇后家。与此同时,由结发公主或福晋、命妇带内务府女官,持皇后上轿时穿的龙凤同合袍、用的盖头及藏香,出宫先诣皇后家恭候。是日,皇后府邸张灯结彩、红毡铺地。宣册立礼时,先是皇后跪听宣读册文和宝文,然后受册、受宝行礼。当皇后的凤舆入午门时,鸣钟鼓;凤舆在乾清宫停止后,预先等候在此的公主、福晋和命妇上前启帘、升杆,恭请皇后降舆,护送皇后至坤宁宫东暖阁洞房。皇帝御龙袍龙褂,由近支亲王从乾清宫恭送到坤宁宫。皇帝揭去皇后的盖头,皇帝、皇后升龙凤喜床,皇帝居左,皇后居右。内务府女官设铜盆于**,以圆盆盛子孙饽饽恭进,由公主等人伺候帝后进子孙饽饽,祝愿皇帝子孙万代。之后,请皇后梳妆上头,戴凤钿,穿明黄龙袍、八团龙褂,戴项圈、手巾和朝珠,帝后进合卺宴。翌日,内务府掌仪司设“天地桌”于坤宁宫明殿内,帝后先后至此上香行礼,于东暖阁进“团圆宴”。宴毕,分别乘轿至景山寿皇殿拜见列圣、列后圣容(画像)。后回宫拜见皇太后。
其四,朝见礼。婚后第三天行此礼,仪式较简。主要是帝后朝见皇太后仪式,朝见毕,皇太后赐宴,宴罢各还本宫。
其五,庆贺礼。婚后第四天行此礼。皇帝御太和殿,接受文武百官朝贺,同时颁诏宣示海内。继之,皇帝升乾清宫宝座,接受皇后、妃、嫔、公主、福晋及命妇等人的拜贺。
其六,筵宴礼。婚后第五日行此礼。届时,皇帝在太和殿、皇太后在慈宁宫分设大宴,宴请皇后父母及亲属等。
(二)王公贵族的婚娶礼仪
清代王公贵族的婚姻仪礼规制,亦因其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所享有的特权,而有其自身的特点。
据有关文献记载,一般满族王公贵族的婚娶礼仪,大体要经过放定、送聘礼、迎娶、回门等程式与阶段。
“放定”又分为放大定与小定之区别。如探得某家之女可为子妇,可托人征询,如同意,则男家以钗、钏、戒指等物央媒持往,此谓“放小定”。后为男家亲往求亲,备整身玉如意一柄,请全福太太(即有夫、子女之妇人)两位押往女家,并将如意捧进内室,亲置于未来之新妇怀中,此为“放大定”。
“送聘礼”。为婚期已定,举行通信,其礼节如汉族之“过礼”。男家以礼物上抬(栏杆桌),鼓乐前导,继以猪、羊、鹅、酒、禽畜随之。其羽毛皆略染红色,酒则整坛花雕,外加彩画,数必成双。头抬如意一柄、礼单及通书,通书内写迎娶吉期,何时上轿、喜神在何方,新妇应避及之属相。次为新妇所穿之衣服,所戴之头面、钗钏、合欢被、褥之里面,及新装之棉花,并备半斤重馒头(上印双喜字)200个(或100个),分作两抬,随同前述之物送往女家,是为“聘礼”。
迎娶,男家租备大红呢官轿一乘、八抬。前导为牛角透明质画双喜字高架灯16对,或24对,或32对不等(满族迎娶,多在夜间),后跟戴帽穿靴着外褂之家人四至八名,手持长杆大藏香一支,官吹、锣鼓、细乐随行吹奏。出发前须候喜房铺设(铺床须请全福太太)齐备,先在院中吹奏各一通,同时由童男一人持大锣一面,在喜房内敲打三声,名曰“响房”。喜轿随即出发。新妇于上轿前,例须将头发挽一“丫”髻(俗称抓髻),戴上头绒花(取“富贵荣华”之意);后在轿内向喜神方向端坐。喜轿一到男家,临时关门,由送亲者递进喜封启门,以铜钱向上扬撒,名曰“满天星”;仍由执香之家人前导,轿经过火盆(须将木炭燃炽),盖取兴旺之意。轿在院中落平,其时喜房外间已预设天地神马桌,桌上陈列弓箭、新秤杆(用红纸裹之),即由新郎向轿门射三箭,盖亦驱除邪祟之意;轿伕将轿舁至屋外,紧对屋门。新妇下轿时,皆须脚踩红毡,不令鞋沾地。于是由全福太太搀扶新妇下轿,与新郎同拜天地神马,新妇跨马鞍子(木质金漆)进屋,与新郎并坐木炕上。即将幔帐放下,名曰“坐帐”。少顷再打开,以预备之秤杆,由新郎将盖头挑下,并亲手将新妇头上所戴绒花摘下,插于喜神方向之窗或墙上。两人复在炕上盘腿对坐,喝交杯酒,吃阿什不乌密(羊腿)及子孙饽饽(清水饺)。事毕,新郎退出,新妇遂盘腿坐于炕上,名曰“坐财”。新婚夫妇临睡前,在炕上对坐,中间扣铜盘,吃长寿面,后同寝。次早新妇下地、开脸、梳头,戴钿子、穿敞衣、外褂,依次厨房祭灶、佛堂祭神、祠堂祭祖,夫妇同到上房叩见父母、翁姑,谓之行双礼;次分大小,本家及亲戚长辈,请坐受礼;平辈相对请安行礼;小辈向新婚夫妇请安行礼。礼毕回屋,夫妇对坐炕上,由全福太太将两人长衣之襟扯搭在一起,中间铺红挖单(即包袱皮),为倒宝瓶形寓祝丰收之意。时约近午,女家男女偕来,谓之“吃梳头酒”,或曰“坐筵席”。次即新妇开箱,谓之“开箱礼”,自翁姑、伯婶、长亲,皆须备物进献,兄弟、子侄晚辈亦均分别赠给。大抵为尺头(绸缎衣料)、鞋、袜、活计(分七件头、九件头等)之类。
“回门”(即归宁),大约择双日子,如婚后第二、四、六等日。回门日,新妇须于黎明前登车上路,新婿则可日上三竿,始着衣冠继往。岳父家照例设宴款待,而后双归,归时则不得迟至日落。
此外,按照满族的风习,新妇在下地后,一切礼节完毕,即于西间跳神吃肉。新婚夫妇于神殿东间须住满一月,始回卧室,其陪嫁之妆奁,均置于卧室内。
(三)帝后的丧葬礼制
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和主宰,因此,他的丧事在清代称为“国丧”,全国上下都要为之服丧。皇帝死后,在上谥号入葬之前称为“大行皇帝”。死之当日要进行“小殓”。继嗣皇帝、诸皇子、王公、百官、公主、福晋以下,宗女、佐领、三等侍卫、命妇以上,男摘冠缨截辫,女去妆饰剪发。小殓后,当日或次日,或过几日进行“大殓”丧仪。定制:命亲王以下,有顶戴官员以上,和硕福晋以下,佐领三等侍卫妻以上等人,均要到乾清门内瞻仰大行皇帝遗容。近支王公、公主、福晋等人,则要到乾清门内丹陛上,随嗣皇帝举行“大殓礼”。清制:皇帝、皇后用的棺木均用稀有的梓木(或楠木)制作,故称“梓宫”。梓宫必须按规定漆饰四十九次,四周由喇嘛敬缮西番字样,梓宫外边浑饰以金,内衬织金五色梵字陀罗尼缎五层,各色织金龙彩缎八层,共十三层。大殓后,灵堂设在乾清宫内,正中宝**停放梓宫。由于明清两代,乾清宫均属皇帝的寝宫,皇帝在此停灵,含有“寿终正寝”的意蕴。在此期间,要向国内外颁发大行皇帝的遗诏,诏到各省时,文武官员要摘冠缨、穿素服,至郊外跪迎。从遗诏到时算起,二十七日后除服,百日内不准嫁娶和作乐。“遗诏”还要送往蒙古诸部及朝鲜、琉球、缅甸等国。此外,大行皇帝梓宫在乾清宫停放时间不宜过长,后奉行移殡或景山,或雍和宫暂安,移时要举行“启奠礼”、“奉移礼”,在梓宫未入地宫安葬前,还要举行多次祭奠活动。除初祭、大祭、释祭外,满二十七日行“释服礼”,满月初行“初满月礼”,继之要行“二满月礼”、“三满月礼”,满百日行“百日礼”;遇清明节行“清明日祭礼”,七月十五行“中元礼”,十月初一行“奠献礼”,遇大行皇帝生日行“圣节致祭礼”,年终行“岁暮礼”,恭题神主升祔太庙和奉先殿时,行“恭题神主礼”和“升祔礼”,满一年、二年时,均行“周年致祭礼”等。
清前期,皇太后、皇后的丧仪也十分隆重。如康熙二年(1663年)二月,康熙帝母、慈和皇太后佟佳氏驾崩时,康熙帝“截发成服,瞬踊哀号”,水浆不入,近侍感泣。日尚三食,王公大臣二次番哭。停嫁娶,辍音乐,军民摘冠缨,服缟素。五日颁诏,文武官员素服泣迎,入公署三叩九拜,听宣举哀,行礼如初。朝夕哭临三日,服白布,军民男女素服如京师。上尊谥为“孝康章皇后”,梓宫移坝上,与世祖(顺治帝)合葬孝陵,升祔太庙。可见,全国上下亦为之举哀致祭。
(四)王公贵族的丧葬规制
清政府早在顺治九年(1652年),便对亲王暨福晋等人的丧仪规制作了规定。凡亲王丧闻,皇帝辍朝三日。世子、郡王丧闻,皇帝则辍朝二日。后改贝勒以下丧闻罢辍朝。在丧葬殓具方面,亲王至贝勒采棺,藉五层。贝子至辅国公棺同,藉三层。镇国将军以下朱棺,藉一层。初甍陈仪卫,鞍马、散马亲王十五,世子、郡王各十四,贝勒各十三,贝子各十二,镇国公各十。府属内外皆着丧服,至大祭日始除。内外去冠饰,素服会集。镇国将军以下不会丧;公主、福晋、命妇会丧,临时请旨行。凡亲王至辅国公,皇帝御祭二,遣官至坟读文致祭。宗人府请赐谥,撰给碑文。工部树碑建亭,贝勒以下碑自建,所给葬费银两亦各有等差。此外,奉恩将军赐祭无文,不立碑,不予谥。王至公婚娶之子卒,许陈鞍马,祭品各如其父母例,唯不遣官致祭。未婚娶的幼子不造坟。至于葬期的限定时间为:亲王一整年,郡王七月,贝子以下五月。又,按照顺治十二年(1655年)清政府的规制,凡下嫁外藩蒙古王公的公主去世时,闻其报丧,皇帝御祭一次,遣官至茔所读文致祭,以示哀忱之意。
六、年节娱乐风尚
清代,在全国性的民间年节时,宫中与仕宦显贵们,除饮食外,还有其他的娱乐活动。
(一)元旦的文化娱乐活动
据清人潘荣陛的《帝京岁时纪胜》一书载,元旦日,百官趋朝拜贺,闻爆竹声如击浪轰雷,遍乎朝野,彻夜无停。
(二)元宵节的文化娱乐活动
清人昭梿在《啸亭续录》中介绍,宫中上元节(正月十五日)观烟火,主要在西苑西南门内的“山高水长楼”。届时,皇帝及王公、百官、外国使臣等皆“分翼入座”。放焰火时,先放“瓶花”,插入云霄,洵异观也;次由乐部演舞灯伎,鱼龙曼衍,炫曜耳目;此后再由皇上命放烟火,其时则是火绳纷绕,万爆齐作,轰雷震天,逾刻乃已。其场面颇为壮观。
(三)燕九节的游乐活动
正月十九日,称为燕九节。清前期,每至此时,据清人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一书载,皇帝都要亲自驾幸西厂子小金殿筵宴群臣,并观看玩艺贯跤(即摔跤)。
(四)端午节的游乐活动
乾隆初,据《啸亭续录》一书载,上(指乾隆帝)每于端午日命内侍习竞渡于福海中,皆“画船箫鼓,飞龙鹢首”;届时兰桡鼓动,旌旗**漾,颇有江乡竞渡之意。并每召近侍王公观阅,以联“上下之情”。
(五)冬至节的游艺活动
每逢冬至节,宫中最盛行的健身庆贺活动是滑冰。届时,在太液池例行有八旗官兵的滑冰。对此,乾隆时的《冰嬉图》对这种游艺活动便有艺术的再现。画面上有花样滑冰与冰上杂技等游艺场景。其中,花样滑冰有大蝎子、金鸡独立、哪吒探海、双飞燕、千斤坠等动作;杂技滑冰则有射箭、爬杆、翻杠子、飞叉、耍刀、使棒、弄幡等活动。同时,八旗官兵还能在冰面上,表演在竿上、杠上、肩上、臂上的倒立、扯旗等惊险动作。从而,为整个活动增添了欢乐气氛。
《马术图》局部
《冰嬉图》局部
(六)腊八节与灶王节的娱乐活动
每年十二月初八日为腊八节;二十三日为送灶神的灶王节。据清人汪启淑的《水曹清暇录》一书载,此两节在宫中有表演莽式舞的娱乐活动。其具体情景是莽式演于庭,窗眼出,皮球踢,太平鼓伐,馓枝登架,造化吃戏园,剪庖丁为上客。可见,形式颇为独特。
展开全部内容